物位|液位|温度|压力|流量
智慧好仪表 上海科戈造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联系科戈

上海奉贤沿浦西路100号
021-67156716
cogoinfo@qq.com
  • 23
    2020-4
    我国是世界产粮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做好粮食储藏工作意义重大,关系军需民食,也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千百年来,我国粮食供应经历了长期短缺的历史,粮食储藏条件较为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粮食工作,经过几代粮食人的努力,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及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粮食储藏体系。   中储粮建成智能化粮食物联网 2019年9月,中储粮在第二届公众开放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对外披露,已建成世界较大的智能化粮食物联网,总仓容接近一亿吨。   据了解,中储粮2017年已经实现所有中央直属库的智能化管理全覆盖,数万个监控探头和数百万个粮情传感器,构成了世界较大的一张粮食物联网。在中储粮集团总部,可以实时监控所有直属库从库区作业到任一仓房内粮食储存状况。   目前,中储粮绿色科技储粮技术覆盖率已达到98%,基本形成北方地区以低温准低温储粮为主、南方地区以控温和气调储粮为主的储粮技术路线。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智能氮气储粮、内环流控温、空调控温、智能通风等绿色、低碳、循环储粮新技术,实现粮食储存保质、减损、降耗、增效,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绿色粮源。   守护“大国粮仓”,“黑科技”少不了  在广州市花都区有一座现代化仓库,目前储备粮食接近10万吨,可以保证100万人吃半年以上。仓库里6000多个传感器和监控探头,粮食颗粒清晰可见,还可随时“感知”每一个角落的细微温度变化,发热、生霉等异常粮情的几率显著减少。   除了各类温湿度传感器等“黑科技”,这所中储粮广州直属仓库还成立了专业化实验室来保障粮食安全检测,整个质检中心配备了大型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食品重金属快速检测仪等设备,为粮食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更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先后启动了“粮安工程”、“放心粮油”、“智慧粮食”、“优质粮食工程”等项目,使我国粮食质量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随着国家不断增加粮食战略储备,新建粮食储备设施数量不断增加,相应的粮食仓储设备智能化、多样化趋势将愈发明显,各类仪器仪表需求将不断增加,为相应仪器仪表企业带来利好。
  • 18
    2020-2
    【仪表网仪表市场】2月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状况,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995.5亿元,比上年下降3.3%(按可比口径计算,考虑统计制度规定的口径调整、统计执法增强、剔除重复数据、企业改革剥离、四经普单位清查等因素影响,详见附注四)。其中,2019年仪器仪表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700.4亿元,同比增长5.9%。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355.5亿元,比上年下降12.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283.9亿元,下降2.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580.0亿元,下降3.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181.9亿元,增长2.2%。   2019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52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1903.9亿元,下降5.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4816.3亿元,增长15.4%。  2019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加,13个行业减少。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9.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4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7.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5.6%,汽车制造业下降15.9%,纺织业下降10.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4%。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8%;发生营业成本88.94万亿元,增长4.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86%,比上年降低0.43个百分点。  2019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83.9亿元,同比下降6.3%,11月份为同比增长5.4%。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对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状况进行了解读。
  • 18
    2020-2
    【仪表网仪表产业】传感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技术同称为信息技术三大支柱,被称为“电子五官”,是万物互联的基础,关乎和影响着大数据、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应用与产业发展。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传感器在疫情管控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人类永远不会摆脱疾病,但通过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完全可以实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近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场为阻断疫情肆意扩散,防止进一步漫延的战役全面打响。在这次全民紧急行动战役中,除了疫情防护用品和设施外,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前沿性新技术开始应用。   新技术催生下的智能化呼吸机、监护仪、制氧机、负压救护车等医疗产品都展现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危重病人抢救以及抑制病毒扩散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由此可见,高科技产品在助力疫情防控中的功效,以及应对各种紧急突发事件中的角色都不容忽视。   作为疫情各种数据采集的基础技术与核心部件,传感器的关键作用更是无可比拟。其中声敏、力敏、磁敏、气敏、光敏、温湿度、RFID射频、介质生物(试纸、酶电极)等八大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无一例外地应用于各种防控措施和场景之中,有其不可替代性。传感器在本次疫情管控中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   疫情中的红外传感器技术   从目前各种症状来看,虽然“发热”不是判断感染肺炎的唯一指标,但在没有完全精准有效的方法前,体温检测就成为判断是否感染的关键指标。面对公共场所庞大的流动人口,要在移动状态下快速、准确、及时检测并筛查出非正常体温至关重要。这对于非接触式的红外测温仪来说,已不是困难的问题,不论是立式红外测温仪,还是手持耳温枪、额温枪等红外检测设备,都能准确达到精度要求。在此类设备中,主要发挥功效的就是能达到医用计量标准和参数指标要求的高精度、高可靠和高稳定性、一致性的红外温度传感器。   红外测温仪是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人体的红外辐射的热像信号,经过光学接收器传输给调制器,在消除大面积的背景干扰信号后,将红外辐射的热像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并按照仪器内设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最终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简单来说,红外传感器在接收到物体发出的能量后,通过其光学系统将红外能量转换成
  • 18
    2020-2
    【仪表网行业应用】由中国电科与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研制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冠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查询系统(“密切接触者测量仪”)上线后,得到了广泛应用,截止到2月14日,累计查询已经超过1.3亿人次,为个人防护和政府企业防疫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扫描二维码将密切接触者查询软件下载到手机上,普通公众通过输入个人信息就可以查询自己是否为新冠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密切接触者查询工具获得了国家卫健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和民航局等多方面的数据资源支持,从根本上保证数据来源权威性。通过使用密切接触者工具查询,截止到2月14日,自我发现的新冠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超过8万人。   “这个数据已经根据有关部门的授权,我们向公安部、全国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提供了数据服务的接口,当前我们的重点就是要用大数据的手段,来支撑各个地方的分批有序地返程返岗、复工复产。”国家卫健委大数据分析工作组专家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吴曼青说。   据了解,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高等级安全认证的中国电科云平台,密切接触者查询系统完成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使用等数据全流程,数据加工做到安全可控、流程合规,以防个人信息泄露。中国电科疫情防控大数据攻关团队技术负责人、电科云公司总经理王鹏达说:“下一步我们还会进一步利用大数据的手段,为整个病毒溯源、传播趋势,研发相关的模型,为决策的需要作出贡献。” 智慧好仪表,上海科戈造! 上海科戈电子(www.cogo-tek.com),专注自动化仪表智造,倡导定制化方案服务!公司产品涵括物液位传感器、压力变送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制药/电力/能源/环保/冶金/食品/塑料等行业。公司始终坚持"品质改变未来",确保"臻品仪表科戈智造"!经过多年耕耘,我们有幸成为众多知名企业的合作伙伴! 上海科戈电子诚邀各界合作共赢,共创"过程自动化效益"美好未来!商务热线:021-67156716/18616577883/18964319216。 关键词:物液位开关、物液位计、物液位传感器、液位计、CWA射频电容开关、智能电容开关、阻抗谱开关、音叉开关、料位
  • 2
    2020-1
    【仪表网仪表市场】2019年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扩张   12月份,制造业PMI为50.2%,与上月持平,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制造业延续上月扩张态势,景气稳中有升。本月制造业PMI主要特点:一是生产继续加快,需求保持扩张。受传统节假日临近等因素影响,制造业供需两端较为活跃。生产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生产指数位于扩张区间,其中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纺织服装服饰、医药、汽车、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讯设备等制造业生产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新订单指数为51.2%,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高于临界点。为满足生产需要,企业采购意愿增强,采购量指数为51.3%,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二是进出口状况改善,国外订单明显增长,原材料进口继续回暖。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3%,高于上月1.5个百分点,自2018年6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进口指数为49.9%,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三是供需状况有所改善,价格指数双双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51.8%和49.2%,分别比上月回升2.8和1.9个百分点,为3个月以来高点,其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升至扩张区间。从行业情况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造纸印刷等行业价格指数均在54.0%以上。四是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兴产业增势良好。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为52.8%、51.3%和51.4%,分别高于制造业总体2.6、1.1和1.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且景气水平连续上升;高耗能行业PMI为48.6%,环比、同比分别下降0.5和0.3个百分点。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扩张   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态势。   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0%,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但高于去年同期。其中,铁路运输、住宿、电信、互联网软件、金融、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
49条记录 每页5条记录 当前第2/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